近代以来,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,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已成不争的事实,特别是年轻一代,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。水泥森林蚕食着沧桑老屋,玻璃幕墙取代了秦砖汉瓦,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传统文化精髓。疏远历史,将迷失自己,一个失去传统文化的民族将永远回不去自己的精神家园。
时下,很多有识之士开始反思,如何挖掘已经消失的地方民俗?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?如何让更多观光旅游、考察经商的外人了解并传播这种特殊文化……一系列的问题不断撞击着他们的心灵。
总会有一些人,通过艰辛打拼,成为知名企业家,但在他们心灵深处却涌动着一份牵挂和一份责任心,家乡的兴旺与落后总能触动他们的敏感神经,凡有助家乡发展的事情,他们总是默默地支持……
陈红文先生出生于娄底冷水江市一个国有企业家庭,技校毕业后进入当地企业工作,成为了一名敬业爱岗的好员工。1998年,他从领导岗位上辞职下海,从事铁矿贸易。陈先生是个典型的吃得苦,霸得蛮的实干家,十几年商海的艰苦打拼,终于成为名扬三湘的明星企业家。在生意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,他依然关注着社会弱势群体,资助老人、寒门学子……多少年来,已累计为公益事业捐款500多万元,成为了当地有口皆碑的慈善家,多次被授予“爱心助学标兵”和“爱心天使”荣誉称号。
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,外来文化的悄然渗透……家乡的很多情景不再具体。“特别是当一些外地朋友问我,娄底到底有什么历史文化,民俗民风,人文掌故,总是无法讲述自己家乡的魅力所在,时间长了,娄底对于我,只是一个熟悉得没有风景的地方。不管走到哪里,我的骨子里总流淌着一股对家乡眷恋与祈福的热情,希望家乡父老能健康,希望家乡经济能繁荣,因为这是我的养育之地。她山清水秀,历史深厚,民风淳朴……”陈红文先生对传统文化非常热衷,他认为: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,一个不传播民族文化的企业是平庸的企业!尤其对于家乡的文化逐渐被人遗忘时,总是唏嘘不已。
为了挖掘家乡文化、呈现家乡魅力,陈先生请深圳点石文化传媒来娄底,希望通过其团队的实地走读,通过第三者的视角,用优美的笔触,用写实的镜头,记录下这里的一点一滴,还原和呈现一个完整的文化娄底。希望《发现城市之美.娄底》成为扎根于本土文化土壤中的传世之作!让更多的人认识娄底、了解娄底。带动家乡的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,造福一方经济,造福一方乡民。
每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回报桑梓的情怀,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家,是不能置家乡贫穷落后于不顾,否则就是失职。因为他们知道,不论走到哪里,不论事业做多大,他们的心永远和养育他们的这片土地紧紧连在一起,这是一个企业家的家乡情结,更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。
娄底地处湖南几何中心,是湖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。其得名来自于星相学。相传,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在此地上空交相辉映,由此而有了今天的地名。娄底二字,蕴含着星光普照、天降吉祥之意。
天赐福名,大地生辉。千万年来,这块土地得天独厚。秦人当年在此地修建梯田,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先河。是紫鹊界天祥地和的一方水土,得以让万亩梯田延存千年,丰收不尽,后人繁衍不息。
资水浩浩荡荡,奔流千里,滚滚波涛之中,回荡着那段老板船的历史;而灵秀的湄江犹如一幅浩大的画卷,在湘中大地徐徐展开,古老民俗与瑰丽风光并存于这湾幽幽碧水两岸,尽显湘中风情。水府庙湿地公园地处娄底之东,“天下水府,人间瑶池。”水库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,水清、山静、石奇、洞幽、岛秀、数以万计的珍禽异兽,构成一幅美妙绝伦的生态乐园图。
娄底人杰地灵。远古时期,华夏文明的薪火便经由蚩尤带到了娄底。这位战神以而英勇善战而万古留名,成为中华三始祖之一。巍巍雪峰山下,滔滔资水旁边,似乎还回响着当年的金弋铁马之声。祖先的英勇,点燃了梅山文化的火种。这种古老神秘的乡间文化,孕育着娄底人的血性。
千百年来,娄底名家贤达辈出。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、晚清外交家曾纪泽、辛亥革命先驱陈天华、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、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等大批志士仁人,在娄底悠久历史长河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光辉的篇章。
文化是立国之本,也是民族之根。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,中国是仅有的幸存者,其余三国早已名存实亡。中华文明之所以割裂不断,传承至今,是因为长久以来,主导华夏文化命脉的是农耕文明。这种从衣食住行中衍生出来的文化,有着强大的根系,牢牢扎在九百六十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。因为根基深刻,无论世界如何变迁,也无论外敌如何入侵,我们的文化坚如磐石,不可撼动。
改革开放以来,工业文明逐渐主导了我们的生活,而农耕文明退居其次。这种两种文明之间,日渐呈现出此消彼长之势。到了今天,传统的文化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边缘。我们面临的,是一场民族文化危机。中国如此,娄底也如此。在这种背景下,深圳点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采编团队来到了娄底,炎炎烈日中,他们历时两个多月,奔波于湘中大地。这支团队以第三者的视角,搜索娄底的每一寸土地,解读娄底的民俗风情与传统文化。因为他们的努力与不懈坚持,半年之后,《发现城市之美.娄底》出现在我们面前。这是一本人文之书,洋溢着满满的文化情怀。书中的文章全面而客观,图片精美而生动。十几万字的文字中,体现出来的是责任和庄严的使命。
娄底是新兴的旅游胜地。在地理位置上,它西接怀化、南靠邵阳、西临湘潭、北倚益阳,是湖南的几何中心,故称湘中。娄底西部是山区,东部为丘陵地带,风格多样的地貌,造就了娄底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。紫鹊界秦人梯田、冷水江波月洞、水府庙湿地公园、循江国家地质公园、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……一处处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,使娄底成为湖南旅游的璀璨明珠。
娄底人杰地灵,其西部地处雪峰山脉,较为闭塞,古时不与外界相通,属南蛮地区,为少数民族聚居地,后来随着多民族的融合,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山地文化,也就是梅山文化。4000多年前,中华三始祖之一的蚩尤就诞生在这里,这位远古战神,虽然最终战败,未能改写历史格局,但他的精神与事迹却一直影响着后人,并在湘中大地上筑下了深远的文化根基。
历史上,娄底人才辈出。古代第一位湘籍宰相后蜀丞相蒋琬、宋代神童贺德英、元朝曲坛大师冯子振、清代中兴重臣曾国藩、著名湘学大师邓湘皋、民主革命斗士陈天华、中共早期杰出领导人蔡和森、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……这一代代的英雄人杰,就仿佛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,照耀着这座充满朝气的年轻城市,同时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存。曾国藩故居富厚堂、曾氏九处十堂、新化北塔、洋溪文昌阁、双峰洛阳湾古建筑群、涟源杨家滩湘军名将腿群、冷水江谢冰莹故居等等。这些珍贵的文化古迹,构成了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。
娄底是湖南重要的铁路枢纽,境内有沪昆高铁、湘黔线、洛湛线等重要铁路干线交汇。便利的铁路交通与娄怀、二广、沪昆、益娄衡等高速公路一起,奠定了这座城市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,也是这座城市得以高速发展的基本保障。自1999年撤地建市以来,娄底的历史还不到二十年,然而其发展的速度有目共睹。当年的神童镇,也许已经无人忆起,但如今的娄底,毫无疑问,已经成为湖湘大地上最年轻,最富有朝气的一座城市。
##第一卷
本站内容均为已正式出版的图书内容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:(署)网出证(浙)字第026号
浙ICP备10206426号
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8551号